山西惠民医院胃肠医生表示胃溃疡指的是人体贲门与幽门发生的慢性溃疡称为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胃的内壁有一层能起到保护作用的胃黏膜,当胃黏膜由于某种原因出现破损时,容易在该部位发生溃疡,即形成胃溃疡。
胃溃疡发生的原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大量的医学硏究证明,幽门螺杆菌是胃溃疡的罪魁祸首,其传染性极强。
2、药物因素影响: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药物也可导致该疾病发生。
3、胃运动异常:胃正常运作发生异常,比如,胆汁反流、食物滞留于胃内,就会持续刺激胃窦部,增加胃酸总量,导致溃疡发生。
胃溃疡有哪些危害
1、疼痛难忍:胃溃疡患者在吃饭1-2个小时后,会有剧痛或者绞痛。胃溃疡的早期症状,根本无法预测胃什么时候会痛,什么时候不痛,严重胃溃疡痛起来往往难以忍受,影响工作学习。
2、造成食欲减退:胃溃疡可导致患者短期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及进行性的消瘦。
3、引起胃出血致贫血:部分胃溃疡经常发生呕血或出现柏油样大便,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持续呈阳性,并且发生严重贫血。
4、造成胃穿孔:胃溃疡非常容易导致胃穿孔,而胃穿孔则会导致轻微出血或者大出血,如果大出血就可能会发生休克,病情会变得危急。
5、引发恶变:少部分胃溃疡患者不加治疗,可进展为胃恶变。
胃溃疡的养胃方法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保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
胃酸分泌具有规律性,每日三餐时是胃酸分泌的高峰期,若人体经常食用零食,会使胃功能无法充分发挥,还会打乱胃酸的分泌规律,长此以往会使胃溃疡症状加重。
因此,在饮食方面,患者要保证一日三餐,适量不宜过多,进食过多会使胃的负担加重。
(2)食物温度不宜过低
胃溃疡患者应保证食物温度适宜,最好将食物温度控制在40°C~50°C。
若食物温度过低,会使胃黏膜收缩,从而导致胃黏膜的血流量降低,不利于养胃。而冷食物也会增强胃蠕动,使患者出现胃痉挛的情况。若食物温度过高,会烫伤胃黏膜,严重时会引发出血症状。
(3)做到细嚼慢咽
胃溃疡患者应少吃粗糙过硬食物,做到细嚼慢咽,将食物嚼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肠胃的负担。一般情况下,咀嚼的次数越多,分泌唾液量也会随之增加,唾液在一定程度上能消化食物,杀灭细菌,因此有利于胃黏膜的保护。
(4)卫生习惯的养成
胃溃疡患者应重视饮食卫生,从入口的食物进行把关,降低胃溃疡的复发概率。同时,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洗手,避免病从口入。
2、做好保暖
胃溃疡患者在养胃时应特别注意胃部保暖,主要是由于胃溃疡疾病具有季节性,易反复发作的特点。
患者在温差较大的情况下需要适当添加衣物,夜间睡眠时也要盖好腹部,以免受凉。改善胃内部的温度为胃溃疡的修复提供条件,从而降低疾病的复发概率。
3、注意“四忌”
忌饮食不规律,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忌过冷热硬食物,忌不洁食物。
保护胃健康,磁控胶囊胃镜
磁控胶囊胃镜,是全新胃镜检查方式。它与传统插管胃镜不同,无需插管,无痛无创,受检者使用时仅需吞服一颗小胶囊,无特殊情况15分钟即可揪出病灶。通过胃镜检查可以了解胃健康状况,查明病因,对症治疗。